「任它境界萬千,只覺胸懷一片。」在筆起、筆落間,照見生命的光華,圓滿人生的真義。
在經典中載有受持各種經典的方法
其中抄經佛教徒深為喜愛的行門之一
那天 京都氣溫13度
靜靜坐在寺院的簷廊下
即使思緒如同大海
有波濤洶湧
但也必有風平浪靜之時
一陣過後 浪花落下
可以再度聽到了自己的呼吸
寫經的手續很簡單
繳交一千日幣
寺院的職事人員會給我們一份「般若心經御寫經」
帶領我們到寫經道場
寫經,顧名思義 ,即抄寫佛經。
抄經最容易檢視念頭是否妄想紛飛,從筆觸、墨色、字跡神韻,即能一目了然。
其實到京都寺院寫經,幾乎不需任何門檻,
既沒有太多嚴格的限制,亦無強硬的宗教規範。
許多日本遊客也會將寫經納入自己的京都行程中。
「抄經」對於現代人的意義,不只是修持,亦是種靜心的法門。
抄經與書法不同,書法講究方法,字要寫的漂亮、工整。
寫經不要刻意掛礙字體的漂亮與否,重點在於心意和恆心上面。
當「心」無法達到安靜、虔誠恭敬,則無法平順來寫經,
當「心」能平順,手自然會順,手順,字慢慢變漂亮,進而從寫經當中慢慢去體會佛法的意涵、善美。
《華嚴經.普賢菩薩行願品》云:
「常隨佛學者,從初發心,精進不退,以不可說、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,
剝皮為紙,析骨為筆,刺血為墨,書寫經典,積如須彌,為重法故,不惜身命。」
以書法著稱的弘一大師亦云:
「以是書寫佛典,流傳於世,令諸眾生歡喜受持,自利利他,同趣佛道。」
榻榻米上擺放著一排一排的小座墊
在古都京都
靜坐是日本禪宗長久以來的修行法門之一
近年來
不少京都寺院紛紛打開平時緊閉的大門
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古老神聖的空間裡
共享坐禪的平靜與奧祕
透過靜坐
可以讓人心情放鬆保有平穩的情緒
也會有更好的EQ和工作表現
可說是針對充滿壓力.緊張又忙碌的現代社會的一帖良方
--摘自旅遊書籍
靜默如水
靜謐包覆了四周
窗外鳥鳴顯得格外清脆
那天很專注的把心經一字一句抄寫好,不知不覺也過了40分鐘之久
每次到京都,很想更接近古都靜寂的深處,
除了喜歡看櫻花 、賞楓 之外
更喜歡參訪京都的大小寺院
偶爾前往寺院抄寫經書,
感受全然「唯我」的靜心時刻,
也體會道京都人的在地式旅遊,
也給自己一小段真正屬於自己的、重新盤整與思考的時光。
生命此時 , 在台北有因緣親近佛法
連到京都旅行 , 也喜歡聞法味
或許再繽紛燦爛的風光 ,都不及與自己的內在相遇來得美妙!
.....
....
補記 :
京都歸來 回到台北
把去京都旅行的心情跟相片暫時擱一邊
又馬上開始投入精舍的事
上禪修班 回南投中台禪寺 回山出坡
那天 也就是12 / 20 回山出坡兩天回來
忙著清洗衣物 .....
電鈴響‧..接收過郵差送來的一疊信件
真是驚喜耶 ...信件中夾帶著二張明信片,
是遠自京都「妙心寺」郵寄來的!
心裡才想說要找時間,把去「妙心寺」旅行的點點滴滴PO上格子
結果
就先收到這份祝福
在聖誕節的前夕
在歲末年初的時節因緣
當下心中又是感動 又是法喜
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