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千院與妙法院、青蓮院、曼殊院以及毗沙門堂同屬天台宗五箇室門跡,

擔任歴代天台座主(天台宗的最高職位),地位崇高。

華麗的殿宇、精心設計的庭院、鮮豔的花草營造出優雅美麗的景緻,是造訪大原時的必經景點。

作為天台宗五箇室門跡之一,日本平安時代曾讓皇室貴族居住過的三千院以優雅美麗聞名。寧靜的三千院位於呂川及律川中間,後面有小野山,周圍環繞著堅固的石牆,頗具門跡寺院的風格。

 

 IMG_6117  

 

 

三千院的所在地「大原」位於京都市的東北山中,擁有豐富的大自然,

自古以來是貴族及修練佛教的人為了遠離世俗而隱居的地方。

日本文德天皇的第1皇子惟喬親王(844年~897年)隱居大原的故事很有名,就連《伊勢物語》也提到。

惟喬親王原本是皇位第1順序繼承人,但因當時藤原氏的勢力龐大,

只得讓位給藤原良房的女兒藤原明子所生的清和天皇,自己則隱居出家。

除此以外,大原也以頻繁舉辦念佛及天台聲明(佛教聲樂)的地方聞名,

創作天台聲明的聖應大師良忍(1073年~1132年)也居住大原。

 

 

788(日本延曆7年)傳教大師最澄在睿山東塔的梨樹下建造了間小寺廟為三千院的起源。

860年(日本貞觀2年)清和天皇下令遷移至滋賀縣的坂本梶井,

在時代的牽變中,在京都市內遷移多次之後,於1871年(日本明治4年)落地於此地。

寺院名稱「三千院」或別名「三千院門跡」是自1871年開始被使用,

在三千院之前此寺院曾經被稱「梶井門跡」、「梶井御所」、「梶井宮」、「梨本門跡」、「円徳院」等。

另一方面,往生極楽院是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12世紀時就已經存在於大原的阿彌陀堂,

1871年當三千院遷移至此地之後,將往生極楽院歸納為三千院的一部分。

 

三千院歷代住持皆由皇族擔任。

1118年(日本元永元年)日本堀河天皇的第2皇子最雲法親王到三千院出家,

成為第一位到三千院出家的皇族。

從此以後,歷代住持都由日本皇族擔任,歷史上有名的護良親王也曾經在此出家。

最雲法親王在1156年(日本保原元年),被任命為天台座主。

《以上文字摘自於網路 感恩分享》

 

 

IMG_6125  

 

 

IMG_6126  

 

 

藏於京都洛北比叡山山林間的祕境大原之里的【三千院】是天台宗的門蹟寺院。

每年秋季院內1000棵以上的楓樹和極彩色紅葉樹使秋季的三千院一片殷紅。

長滿地面的厚厚的青苔,青苔上紅黃兩色的片片落葉,充滿詩意。

 



 

IMG_6127  

 

IMG_6130  

 

IMG_6138  

 

進入三千院

脫鞋走在無塵的木質地板上

往外看

建築被各種花木圍繞

鳥語花香

處處可聞

 

IMG_6145  

 

 

陽光斜照在木板上

備感溫暖

 

 

IMG_6144  

 

IMG_6143  

 

 

三千院是大原地區最著名的佛寺

千年古都有數不清的寺院

這些寺院能讓疲憊徬徨的旅人都能在此洗心 澄淨 沉澱自己

讓自己的身心靈魂都落定下來

恍然悟出安心原來是這麼回事

看似得來不易

但卻也簡單

京都的寺院是瞬間就能讓人達成如此的癒療效果的

到了京都古寺

自然能沾染一身佛意玄機回來

領悟出自己的人生的優先順位以及至寶在哪裡?

 

<此段文字 摘自於禪味京都>

 

 

IMG_6152  

 

IMG_6151  

 

IMG_6156  

 

 

在三千院裡  遇到一幅掛在壁上的心經

一股法喜  不禁的浮上心頭

 

 

 

IMG_6160  

 

 

 

IMG_6163  

 

 

 

人說三千院景色是「春石楠、夏紫陽、秋紅葉、冬積雪」,

我到三千院的時節,雖然已過楓紅時節

不過,清園庭院裡密生的青苔讓三千院就像鋪上一層綠地毯,

站在客殿賞著日式庭園造景,就能感受到一股寧靜禪意。

 

 

 

IMG_6164

 

圓覺觀前紅葉林

 

IMG_6166  

 

等持定裡青苔地

 

IMG_6167  

 

庭園裡的佛像是靜止的

 

 IMG_6172  

 

境內的風景也是靜止的

 

IMG_6175  

 

 

很難想像1000株的楓樹楓紅時  是何等的風華?

因為三千院是大原地區最擁擠的寺院,還沒開門就有人潮在等待入院,

在開門的同時許多旅客湧進,

如果晚點到達,幾乎找不到沒有人影的拍攝點,

建議提早到達,或在開門的同時直接先走到庭園。

 

 

 

IMG_6186  

 

在觀光淡季裡來到此

雖只有三兩個遊客

但卻能獨享一個庭園的寧靜

 

IMG_6187  

 

IMG_6188  

 

 

IMG_6191  

 

IMG_6192  

 

IMG_6197  

 

IMG_6203  

 

IMG_6205  

 

有清園為日式庭園

最具代表性的池泉迴遊式庭園

其名來自中國西晉文學家左思的<招隱詩>:「非必絲與竹.山水有清音.何事待嘯歌?灌木自悲吟。」

描寫山水自有清亮之旋律

灌木也能吟詠悲愴

何必絲竹音樂與歌唱呢?

「有清」二字用於此園之中實在再適合不過

 

IMG_6206  

 

IMG_6207  

 

有清庭園裡的地藏佛像 

 

IMG_6209  

 

 IMG_6212  

 

 IMG_6224  

 

IMG_6233  

 

 IMG_6237  

 

IMG_6245  

 

IMG_6242  

 

IMG_6250  

 

 IMG_6257  

 

「一念」,是指眾生起心動念的任何一個念頭。
 
眾生的念頭,其本質與清淨心體(如來藏、佛性)無二,
 
這一一念中,都具有如前所說的三千種世間,所以叫做「一念三千」。

 

 

IMG_6258  

 

IMG_6260  

 

觀音堂

 

IMG_6262  

 

IMG_6263  

 

IMG_6286 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ly 琉璃入鏡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